过去我们常常会听到一句话,“中国十几亿人口,连11个踢球的都找不到”,人口和足球人口是两个概念,男足每个年龄段只能从几千人中选择,而女足更是可怜每个年龄段可选择的球员只有几百人,这本身就是个很大的难题。
从2005年后,我们已经连续7届无缘世青赛,打进亚少赛都像过年一样。2015年和2017年,连续两次倒在预选赛,这是什么概念?相当于国足连亚洲杯都打不了。直到昨天,我们的U15国足才时隔6年重返亚少赛正赛,只能第四档次球队身份参加分组抽签。
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,前国青主教练克劳琛感慨:“中国足球过于讲究人情,人际关系好比个人能力强更重要。”
众所周知中国足球这些年最强的一批人就是85国青这一代,他们获得了亚青赛的亚军,而且打入荷兰世青赛的16强。小组赛3连胜,淘汰赛2:3憾负德国,当时震撼了世界。很多球员都成为了国足的主力。
但是带着之队伍的就是德国名帅克劳琛,他通过球探在全国选拔这些球员,并且带着这些球员一路成长,当时的主要目标就是08年的北京奥运会。但是却在奥运会开始前,克劳琛却不明原因的下课了,代替他的是殷铁生,结果这支有前途的队伍,在奥运会上输球又输人,成为负面样板。
不得不说,克劳琛的话真是一针见血;中国国字号各年龄段球队的集训名单无非30到40人左右,参加正式比赛的报名就23人左右,其实那些关系户早早就瓜分了中国国字号个练到球队的名额。在中国球员的筛选面积很小(像日本球员中岛翔哉的身高只有164cm,这样的球员在中国很难踢上职业足球),那些真正有能力爱踢球的孩子基本上都是“陪太子读书”的角色,这些关系户把这些真正的好球员的路都堵死了。